网站地图 | 联系电话:0736-2861216

校训:做人以立品为先   读书以潜心为要

我校开展“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教育活动

发表时间:2021-06-03    人气:3970    来源:原创

  为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我校青少年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我校决定举办“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我校开展本次活动的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二、活动内容:
  1.利用升旗仪式,宣传发动,弘扬尊重劳动的美好风尚。
  2.发放《美好生活,劳动创造》读本。积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把读书活动融入到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中。帮助学生认识劳动价值,树立劳动观念。
  3.开展征文比赛。在开展读书、组织主题班会基础上,利用作文课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学校组织评选,选送优秀作品报送教育局关工委参加评选。

  4.举行主题黑板报比赛。


  汉寿一中

  2019年4月17日


  国旗下讲话


《劳动创造幸福》
黄锦钢
  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劳动创造幸福》。
  人生伴随着劳动,劳动丰富了人生。
  劳动,是历练人生的最好课堂。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的过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勤于劳动,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人生的必需。
  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知识才会不断丰富,能力才会不断提高,素质才会不断增强,人格才会不断完美,精神才会不断充实。虽然劳动不是生命乐章中最激越的鼓点,但它是人生旋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节拍。人生的奋斗辉映着生命的光芒,因为有了劳动,我们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欢愉,因为有了劳动,我们才有了无止境的奋斗和拼搏。把劳动当成一种享受,一种状态,需要一种境界,需要一种胸怀,更需要一种毅力。
  人生因劳动而精彩,生命因劳动而美丽。劳动,是创造品质,锤炼意志的最好磨刀石。“不经一番风雨,怎么见彩虹。”劳动如同登山,只有昂起坚强的头颅,迈开坚定的步伐,才能面对前面的崎岖山道,迎难而上不退缩,才能正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不幸。
  劳动,是通向成功的独木桥。尽管劳动是艰辛的,但劳动不是一篮空悬的水,不是一池荒芜的田,更不是一条断裂的链,而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一座开满鲜花的园圃,一座连接彼岸的桥梁。只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会于曲折走向坦途,于疾苦中感悟快乐,于艰难中获得成功。在这次抗击新冠的战役中,不正是无数主动出征的最美逆行者用辛勤劳动和顽强的意志守护了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吗?
  热爱劳动的人是生活中最亮丽,最值得敬仰的人。让我们在劳动中历练人生,在劳动中感受快乐,在劳动中获取财富,在劳动中走向成功!

  谢谢大家!


劳动使人幸福
袁毅骐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九班的袁毅骐,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劳动者,幸福人》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与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付出的劳动越多,创造的幸福越多。”这的确是一句千真万确的真理。从古至今,哪个伟人不是从劳动中磨砺出来的,哪项科学成就不是从劳动实践创造中发明出来的,又有那件事是不劳动能过办好的呢?是的,人生就是奋斗,幸福来自辛勤。
  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根源。中华民族更是秉承这个理念。从半坡聚落河姆渡到夏商周文化,再到先秦两汉元明清,一项项成果无不向我们昭示劳动使人幸福这一理念。大家都知道鲁滨逊,他独自一人来到荒岛,凭借自己顽强的劳动与信心,战胜了自然成为了小岛的霸主。李时珍不畏艰辛,跋山涉水,走遍大半个中国,终成《本草纲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小康。使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一个个例子无不昭示着劳动的含义。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说陶渊明是不快乐的吗?不!他隐居桃源,终日劳作,过着农夫般的生活,虽然劳动难免使他筋疲力尽,但他真正感受到了幸福。如果陶渊明过的是一种衣食无忧的生活,那么他能感受到的终究只是生活的单调与乏味罢了,幸福快乐之感又何从谈起呢?
  唐代诗人贾岛勉励自己:“一日不作诗,便如废渴之井。”清代皇帝康熙的座右铭是无“一日不读书,无一日不写字。”画家齐白石的条幅是“写作是我最快乐的事”贾岛康熙齐白石这些人可谓大智之人,他们饱请读书之道,一日不读书便会觉得空虚。脑力劳动让他们得以思考,这个过程也许会有曲折,但思考过后的开朗便是他们最幸福时刻了!可见劳动是使人幸福的。
  那么有人会说:劳动很累,为什么不花钱让别人做呢?在地里耕作的农民,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地的工人,打桩砌墙。无论风吹雨晒也日月无休;马路上的环卫工人,无论是汗伏天还是白雪皑皑的冬天,马路上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没错!劳动是很累,但总有一些岗位是需要人去坚守,需要有人去付出。所谓劳动的幸福就是能够衣食安康,能够在劳动之余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在闲暇之余使自己心灵得到些许慰藉。这便是劳动的幸福。
  造物主赐予我们灵活的四肢与大脑。便是让我们用于劳动,用来造福社会的。不会劳动或不劳动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天地有大美,唯劳动之美永存!

  天地有大幸福,唯劳动幸福为真!


  优秀读书征文: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801刘洋


  从《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酒扫庭院“到陶渊明所言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是什么让我们从当初的东亚病夫一步步走向今天,是劳动,是千万儿女,是你我共同创造奋斗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人类最本质的活动劳动创造是对人类进步规律的重要阐释。"诚如斯言,劳动对于每个人的发展及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很重要,那么重提劳动,弘扬劳动,普及劳动是时代之必然,时代之强音。
  中国有何古话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详,这句活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推动历史前进。在久远的农耕时代,得一垄田地而耕耘之,乃人生一快事。陶洲明厌倦了官场的人情冷暖,“开荒南野际,首拙归园田”最终体会到了“悠然见南山”的快乐。后来,当新中国如日出升闪耀在地平线之时,我们看到王进喜一头扑进大庆油田,一当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头衔;看到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躬身在位带领人民植构造林治理风沙。改革开放的大门訇然大开,又有“天眼”工程师南任东,港珠澳大桥工程师林鸣。再到今天,2020年的抗疫期间,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还有一大批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可见“劳动”一词,生而博观,涵宁宙之万物,显人性之能动。
  如果你处处留心,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干。“九层之台,赶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倘若无劳动,何以垒土?倘若无劳动,何以前行?今日不劳动,以后怎成大事?又如何担得国家富强的重担,明日的我们又有何人可雇?何枝可依?何才可用?新时代的我们生活在这样和平美好的年代更应承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清淡客”举步维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靠的是劳动实干,脱负攻贫奇迹的创造,我们靠的是劳动实干,奋进新时代,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除了劳动实干,别无他途。我们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努力学习,投身劳动,把劳动变成习惯,把劳动变成生活,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在劳动中创新求变,在劳动中全面发展!张云可说:“如果青春的时光在闲散中度过,那么回忆的岁月将会是一场凄凉的悲剧。”

  同学们"为人在世莫嗜懒、嗜懒之人才智短”.愿吾辈青年都可以摆脱懒惰,只是向上走,不必听“清谈客”之流的话。愿每个人都可以在劳动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与国家和民族一同前行。


科技时代,劳动意义何在

高一01班肖子博


  动动手指,美团外卖送到家门口;动动手指,水费、电费话费统统搞定;动动手指,过年新衣新鞋不用愁。这就是科技时代。科技时代,人们常常会想:劳动,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眼帘了。然而,我想说,科技时代,劳动依然重要。
  劳动是什么?学生说,劳动是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为父母手中做的家务活出一份力;医生说,劳动是新馆肺炎病毒疫期期间在前线的艰苦奋斗;老师说,劳动是向莘莘学子灌输知识,让学生成为祖国未来之栋梁。劳动体现自身价值,让我们的人生更出彩。
  即使是在信息化社会,劳动也无处不在。政治书上写道:劳动是人的本分。在你动动手指之时,你是否想过外卖小哥拼尽全力一路奔波的滴滴汗水?你是否想过水电公司工作人员的细心登记与监管?你是否想过网店店家彻夜进货、一一确认、按时发货的艰辛……我们在家享受资源,却往往不知这些资源背后劳动者劳动的点点滴滴。有时,并不是劳动少了,而是你离劳动越来越远了。由此可见,走近生活,你才能全面了解劳动。而今天,劳动无处不在。
  科技时代,技术不能代替劳动。当下,在家机器人能代替主人完成一些打扫工作;在户外一台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满足你的各种合理需求;在中国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每秒可运1254000000000000000次;在全球GPS、北斗能让你多方位了解世界。可以说,科技在当下是不可被替代的。然而,为何劳动一词仍时常挂在人们嘴边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现在全球停电了会怎么样?机器人会停止工作,手机电量会不足,超级计算机会瘫痪,GPS、北斗将沦为废铁……从海南到黑龙江,从亚洲到欧洲——全球会陷入一片混乱,世界将面临毁灭。所以说,没有科技是万万不能的,但科技也不是万能的。由此,劳动的重要性便得以凸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些我们从小听到大的古诗句,也无不体现了劳动的重要。科技或许能够解放部分劳动力,但我们真正应当重视的是科技背后的劳动。
  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十年后,全球科技发达,但却因一次偶然的设施故障,全球陷入了大规模的停电。而对于那时成天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人类来说,这次停电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人类的劳动能力已经基本丧失!而最后他们所能做的,只有无奈地在茫茫黑暗中等到地球走向毁灭。因此,我们决没有理由抛弃劳动。
  如今,作为祖国未来关键力量的我们应注重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劳动,使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我们绝对不可丢弃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青少年以学习为借口,甚至连家务活也不愿做。他们将“琐事”交给父母,坐享其成。这是一个科技发达的新时代,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理应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让青春不留遗憾。
  一代伟人毛泽东从6岁开始就下田帮大人干农活。到8岁上学后,他每天放学后还要放牛。到13岁,他停学在家,整日在田间劳动,到了晚上还帮父亲记账。看到这儿,你是否更了解伟大的毛主席了呢?名垂青史的毛主席都每天劳动,作为青少年的你又有何理由拒绝劳动呢?
  同时,劳动还可以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劳动固然是辛苦的,但却能磨砺我们的意志,增长我们的见识。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使自己独立起来,有了劳动我们才有“根”,才能发现自己的“重心”,才能顶天立地。张衡曾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当我们开始劳动,劳动便会促我们进步。

  不去劳动,不去创造,世界将变得灰白,人类会退步,地球将危机四伏。科技时代,科技发达,但我们绝无理由抛弃劳动。因为,劳动最光荣。美好生活,应当由劳动来创造。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高二15班许子豪


  谈到劳动,除开不谙世事的婴孩,大多数的人并不会有种见到凤毛麟角的新鲜感,有的却只有对它的一种习以为常,劳动不是什么稀世之珍,它仅仅只能是一些败鼓之皮。
  政治家马克思说过一句话:“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一词本身是平淡无奇的,但就同那平常的泥土孕育了生命一般,劳动成就了世间的伟大。我们的幸福感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香辣炸鸡掰一半,肥宅快乐水我最爱……”这是一句网友调侃餐饮界大腕麦当劳的话,作为一家全球大型跨过连锁餐厅,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可见一斑,其创始人克洛克的成功也离不开劳动一词。克洛克的家境并不富裕,靠兼职补贴家用,快餐店老板安排他擦桌子,他嫌无聊,回家向父亲诉苦:“我的理想是做老板,不是擦桌子。”父亲语重心长使他幡然醒悟,努力工作,最终得到老板赏识,接管了快餐店,创办了麦当劳,成就了一流品牌,所以说人生的最大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别人怎样的成功,常常羡慕他们取得的成就,常常向往他们所拥有的生活,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望洋兴叹的情感夹杂在我们的希冀之中,我们想追求美好的生活,却又像被束缚了腿脚,迟迟迈不出那该迈的第一步,终将只是碌碌无闻。条件反射学的创始人巴普洛夫从小就十分热爱劳动,有一次,巴甫洛夫和弟弟约好去园子里种树,费了很大的劲才挖了一个坑,却被父亲告知坑挖在了低处,树容易被水淹活不了。听了爸爸的话,弟弟不高兴地走了,而巴甫洛夫又在高地挑选了一块空地,重新挖起来……他的一生正如说的一句话,“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天启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十分适宜地联接起来。”通过劳动,巴普洛夫获得了成功,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思想家恩格斯说过一句话:“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越出众。”所有的成绩都是靠努力促成的。有的人懂得努力的重要,并做出了行动,但他们的目的并不只限于纯粹的“劳动”,他们想要的可能就只是劳动后的闲适,做到一劳永逸,可现实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般,“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情确实极少的……”劳动不是短暂的任务,它只是一段漫漫长路,其间布满鲜花。身为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身上也有朴素的劳动情怀。在据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朱德协同将士们响应上级号召,翻山越岭去挑粮。白天挑粮,晚上批阅文件的他引起了将士们的担心,使得他挑粮用的扁担被藏了起来。翌日,他却用一根毛竹重新削出一根扁担,还刻上了“朱德记”三字,随将士们上了路……从此,“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首歌谣和“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在井冈山传开了。所以说,在那些日子里,在现在的生活中,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就如历史学家米尔所说的那样:“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世界的果实。”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就如拉•乔乃尼奥里所说的“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劳动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明天更加的有令人向往的希望!

  劳动是世界上永恒的话题,我们要会劳动,更要乐于劳动。就如天文学家张衡所说——人生在勤,不劳何获。


让华夏土地燃起劳动之火

高二十四班李云燕


  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手捧劳动的火种,将它撒在地上,舞动着风,使它熊熊燃起。这一群人是谁呢?就是我们劳动人民啊。
  从原始社会再到当今社会的工业文明,劳动人民一直在创造着。他们创造了新的生产工具,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创造了新的生产制造。他们通过劳动收获的不仅仅的粮食、金钱,还收获了一颗蓬勃跳动着的劳动之心,汞出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激情。这动力与激情又崔使着他们去不断创造,创造了我们如今看到的丰富世界和我们没看到的过往的旧世界。
  劳动之火点燃了创造之魂,劳动人民用创造之魂又推动了社会发展,逐渐构造出美好的生活。
  如果说生活是花,那么劳动便是阳光,劳动使生活更加灿烂,如果说生活是旱地,那么劳动便是雨水,劳动使生活富有生机;如果说生活是酷暑,那么劳动便是轻风,劳动为生活驱走燥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劳动,让他的生活更加精彩;建立国家种子基因库的钟杨,通过劳动,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其实,他们的劳动不仅使他们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也使我们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要给予劳动者应有的足够的尊重,珍惜他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劳动状况不容乐观。他们要么劳动意识淡薄,不进行劳动活动;他们要么劳动认识有偏差,歧视脏的累的劳动活动;他们要么不珍惜劳动成果,随意丢弃剩饭剩菜。崇尚劳动,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华夏土地燃起劳动之火。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地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不仅是一种文明,还是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下诞生的劳动人民,是创造的主心骨。他们秉持着劳动精神,像忠实的老黄牛,在黄土地上耕作一般,在各自的劳动岗位上劳动。老黄牛背负的是如烈火的骄阳,而劳动人民背负的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责任。他们任重而道远,却也众志成城。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幸福人生,劳动创造无限财富。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便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弘扬劳动精神,我们要让华夏土地燃起劳动之火,并让它世代传燃下去。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高一06班王诗言


  “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这首雄壮有力的歌,讴歌了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尽管每年的劳动节转瞬即逝,尽管“劳动最光荣”的口号提及不多,不可否认的是,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世界,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要向所有无私奉献着的劳动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对他们的努力与贡献表示感谢。同时,作为亿万劳动者中的一员,我们自己更应该深刻地理解这样一个节日的真正含义——劳动最光荣、创造最伟大!
  坚持劳动至上,推动文明发展。“万类霜天竞自由”,人类是劳动创造的,正是因为劳动,人类告别了原始的茹毛饮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开始了直立行走,成为万物之灵长。随着生产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劳动不仅仅是人的谋生手段,更逐渐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在劳动中,人类从刀耕火种到机械高效再到信息爆炸,生产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坚持劳动至上,锻造工匠精神。当前,“工匠精神”重新回归我们的视野,成为各行各业追求卓越的代名词,彰显出了独特的时代价值。这是一种基本需求被满足后,追求更高品质的一种回潮。工匠精神,强调效法自然、天人合一,以达到至高境界。这是细的态度,也是专的选择,更是慢的境界。最重要的是,细节的磨砺折射的是劳动的精神和态度。身处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劳动理应被赋予更高的品质要求,在重申奋斗的意义的同时,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埋头苦干不等于一味蛮干,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创新。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所以,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必须高度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坚持劳动至上,实现奋斗目标。回望我们国家走过的历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成就,背后都凝结着劳动者的艰辛汗水和血水。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前进道路并不平坦,需要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不忘初心、不辞劳苦,撸起袖子、卷起裤脚,甘于奉献、勇于献身,抓铁有痕地实干。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劳动创造的,从来都没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幸福,亿万中国人民一起行动起来,用自己坚定的初心、勤劳的双手、伟大的创造,共同托起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吧!

九州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汉寿县第一中学    营业执照查阅    湘ICP备2021007168号-1    网站地图   
微信客服 扫一扫咨询
0736-28612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站二维码